close

近來,國際教育界吹起了一股「自學力」的熱潮。二十一世紀的學生若只單純學習課業上的知識,已經落伍了;現在的學生還需具備「時間管理、組織合作、領導技巧、勇於冒險」等多樣化的能力。全世界都在重新定義孩子在學校必須學習到的技能,其中教導孩子「自學力」最為重要。

 

該如何培養學齡前的小小孩自學能力呢?那麼先從「自律」開始著手吧,因為當孩子有良好的自律能力時,他們較能妥善管理自己,心中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某事,自然而然的就會具備自學力。

 

培養孩子自律時,可以先從日常生活開始。與孩子一起訂定日程表,告知孩子今天該做的事,舉凡吃飯、散步、看電視、玩玩具、閱讀等大小事,讓孩子來規劃當天的時程表。請父母給孩子相當的自主權,因為更多的主導權,自我能力才能增強。剛開始孩子可能無法掌握大局,父母可以從旁協助與鼓勵,當孩子無法完成預定的目標時,請陪孩子找出問題點並做改善。

 

自律的生活作息固然重要,學習氣氛也不可以忽略。沒有小朋友天生就喜歡看書的,特別是對凡事都很好奇的小小孩們。當孩子對於某些事物好奇時,在不造成危險的前提下請父母放手讓孩子試試看吧,比起被告知的事情,孩子對於親身體驗過的事物印象會更深刻。此外當孩子問問題時,請不要立即回答,引導孩子解決事情、尋找答案,在此過程中可以建立好的學習習慣,當找出答案時孩子也會有成就感。

 

父母親的觀念也很重要,「自學力」是培養孩子喜歡學習、自動自發的學習,因此學習的動機也很重要。有許多父母親總煩惱孩子不肯學習,改變想法吧!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事。孩子喜歡玩變形金剛的話就讓他玩,在玩耍的過程中指引孩子聯想相關問題,循序漸進的將問題加深、加廣,面臨問題時就想辦法解決,動用一點小技巧,孩子會更喜愛學習。

 

台灣之光─王建民就是個很好的例子。王建民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但是特別愛棒球,他的父親知道王建民很愛打棒球也很有天份,於是告訴他:「既然你喜歡打棒球遠勝於讀書,就打棒球吧!但是想打好棒球除了持續練習外,還要能精確的計算出投球的幅度,這些就需要在書本上學習了,此外想要在棒球界有所成就的話,一定要出國,想出國深造英文也需相當的水準。」聽完此話的王建民,除了用心練球也勤加學習,終於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。

 

孩子不是不愛學習,只是缺乏讓他們主動學習的原因,請父母親試著放寬心讓孩子做做看,他們會做的更好的,當孩子還沒有足夠的「自律能力」時,也請父母親以鼓勵代替責罰,他們會有所進步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ewedu 的頭像
    newedu

    小新教室

    newe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