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雙葉幼稚園內)
園長:「日頭暗找無路,趕緊來火金姑,做好心來照路,西北雨直直落……(閩南語)。」
小新:「老大,想不到你也會唱歌耶,嘿嘿嘿嘿!」
園長:「是園長,要叫我園長!不要再叫我老大了!」
小新:「是的,老大。不過老大你剛才唱的是什麼歌阿?」
園長:「……T_T」
吉永老師:「小新,園長老師剛剛所唱的是台灣的童謠【西北雨】。」
小新:「是喔!吉永老師,火金〝菇〞好吃嗎?」
吉永老師:「小新,火金姑不是食物,火金姑是屁股會發光的螢火蟲啦!」
小新:「喔,原來火金姑就是螢火蟲喔!」
吉永老師:「小朋友們都圍過來吧,老師現在就來跟大家介紹螢火蟲。」
吉永老師小教室
螢火蟲的基本介紹
螢火蟲也稱作「火金姑」,鞘翅目的完全變態型昆蟲,生長期大致上分為卵、幼蟲、蛹和成蟲四個階段。螢火蟲有兩對翅膀,為革質(前翅)和膜質(後翅),頭部有一對觸角和兩個複眼,腹部最重要的特徵是發光器,雌蟲一節,雄蟲二節,但並非所有的螢火蟲都會發光唷!
螢火蟲的生活習性
螢火蟲喜歡生活在多水、潮濕或雜草叢生的地方,正所謂:「腐草生螢」就是這個原因。一般而言,螢火蟲的成蟲通常只吸取露水維生,母螢火蟲會比雄螢火蟲晚1週羽化,並藉由腹部的螢光,尋找配偶。交配後,雌蟲通常會在鄰近水面且陰暗潮濕的岩石、雜草或灌木上產卵。雌蟲一生中大約可產下上千粒的卵,會將卵產於不同的地方來有效保護後代的繁衍。
螢火蟲的卵略呈圓形,產下約2週後,就可以從卵殼外部看見幼蟲的發育情形,約3週時,卵會開始孵化,一般在午夜時進行。孵化出殼後,幼蟲會鑽入水底,白天潛入石下或泥沙中,夜間出來覓食,主要取食水中甲殼類的軟體動物,特別是蝸牛。幼蟲期通常約為一年左右,化蛹時,幼蟲會爬上水岸,選擇合適的地點,使用泥沙做成繭室,並於繭中化蛹,蛹期約2週。成蟲羽化後,會靜待體色增加、身體變硬,然後破繭而出。
成蟲喜歡在晴天、高溫、無風的夜晚活動,白天則躲在陰暗的地方休息。夜晚活動有3次高峰,分別為21點、24點和凌晨3點,此期間是欣賞螢火蟲的最佳時間。成蟲交配、產卵後,即完成使命,將平靜地等待一生的結束。
如何判別螢火蟲的雌雄
判別螢火蟲的雌雄是相當容易的事情,一般而言,螢火蟲的雌蟲體型比雄蟲大,形態上也有差異,大致可分為三類:
一、半翅型:前翅退化,僅達腹部背板的二分之一處。
二、雌蟲為幼蟲或蠕蟲型態:形態上有明顯的差異,雌蟲通常為橙黃色或乳白色,翅會完全退化或僅留存小翅形成斑塊狀或點狀,這類的雌蟲皆不會飛行,僅於棲息地的地面或枝葉上爬行,發光器的形狀小、呈點狀,會持續的發光,吸引雄蟲前來交配。
三、雌雄同型:雌蟲的體型較雄蟲大,但複眼較雄蟲小,前翅可達腹部末端處,具有飛行能力,腹部末端的發光器僅有一節,而雄蟲有二節發光器。
常見的螢火蟲
螢火蟲的生活頗為有趣,除了成蟲之外,牠們的卵、幼蟲和蛹也能發出螢光,真的是閃亮亮的一生,一般常見的螢火蟲有黃緣螢、黑翅螢、紅胸黑翅螢等。
看起來有點像蟑螂的螢火蟲,其實是非常美麗、漂亮和神秘的小昆蟲唷!
吉永老師:「大家對於螢火蟲都了解了嗎?」
小朋友們:「了解!」
參考圖片與資料:
http://www.taconet.com.tw/flysong
http://content.edu.tw/junior/bio/tc_wc/textbook/ch01/supply1-1-10-3.htm
http://animal.discovery.com/tv/a-list/creature-countdowns/cheats/cheats-05.html
http://www.statesymbolsusa.org/Pennsylvania/Insect_Firefly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