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a_PIC_037.jpg 

前幾天,在某速食餐廳用餐時聽到一對母子的談話。媽媽對著穿幼稚園圍兜兜的兒子說:「寶貝,你要用功讀書,將來考取名校、讀醫科,畢業後出國留學,回來當一位名醫。」年紀尚小的男孩,嘟著嘴說:「不要,我要當王建民」。這位母親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些許,勉強擠出笑容繼續對兒子「曉以大義」。

 

不禁好奇起來,才這麼丁點大的孩子,他將來的人生會是怎樣?孩子臉上天真快樂的笑容是不是不久就會被父母的「期望」和現實的「分數」所扼殺?母親用心良苦為他安排的人生沒什麼不好阿!當名醫,還真的是名利雙收,不知道要羨煞多少人呢。然而這是孩子想要的嗎?或許這孩子更樂於當個在陽光下流著汗水、奔跑的運動員。

 

有哪個父母不「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」呢?但是成就不應該片面的以「學習成績」來斷定。成績優秀的人也許人際關係不好或者是個生活白痴,總是拿第一的孩子也許不曾享受從失敗中學習的樂趣。而這些人的人生真的成功了嗎?最近的風雲人物,打敗眾多菁英好手,成為大堡礁保育人員的英國男孩,其打動評審的主因就是「鮮明的人格特質和熱愛生活、多方面嘗試」。

 

歌壇才子「周杰倫」也是個很好的例子。周董剛出現在鎂光燈下時,痞子個性、不按牌理出牌的談話雖然讓青少年為之瘋狂,但是嚇壞了一堆家長,深怕孩子被帶壞。周杰倫高中沒讀完就放棄學業踏進演藝圈了,當老學派還在批評周杰倫會對小孩造成不良示範時,他已經以他的才華證明,學歷並不是一切。

 

好幾年前轟動社會的「清大研究所高材生潑硫酸毀屍」案件,當年的女主角從小就比童年的孩子優秀許多,課業上也完全不需要父母擔心。處處高人一等的她卻走不過情關,殺害好友,留下一輩子的遺憾。當我們汲汲於追求於所謂的「功成名就」之時,是不是應該要放慢腳步思考一下,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?

 

  西方國家很早之前就已經正視此問題了,他們研究過許多成功人士的成長過程並發現,學業成績並不是主要成功的關鍵,反而是他們的興趣、人際關係、或者是自省所領悟到的事情帶領他們走向康莊大道。在美國推廣甚久的「多元智慧論」(MI理論)中認為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及潛能,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讓他們多方面嘗試,在學習玩樂的過程中找出興趣,藉由此優勢智慧來激發孩子的專長,並且給予鼓勵和支持、建立自信,增加孩子未來適應多元社會的能力。

 

回想起我們以前求學的階段,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埋怨,總是學一堆老掉牙的東西來應付升學主義,學習不再快樂反到是種壓力。身受其害的我們難道還忍心替小寶貝打分數讓他們重蹈覆轍嗎?帶孩子不妨試試看「停、看、聽」吧。不要急著替孩子規畫人生,停下腳步觀察孩子的興趣、天份,傾聽孩子心聲,在旁輔助他們成為快樂的主人翁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e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