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愛品嚐美食的園長老師這個禮拜要向大家介紹特別的小吃囉!

這次介紹的小吃分別是麻糬甜不辣狀元糕。小朋友們心理一定想:「我家附近的小吃攤、夜市到處都有,園長老師介紹這三種小吃會不會太遜了。」ㄎㄎ..別急嘛~園長老師當然知道從台灣北走到南,這三種小吃隨處可見,好吃的攤子數也數不清,但是小朋友們知道這幾樣台灣街頭到處可見的小吃名子由來嗎?你是不是曾經也疑惑過,快與園長老師來一探究竟。

麻糬

Q軟Q軟咬起來很有嚼勁的「麻糬」,據說是以前住在近山的客家人所發明的。當時生活較困苦,有客人來訪時就將剩飯搗勻,加入炒過的花生粉、糖粉,包成小塊小塊的樣子當做點心來招待客人。「麻糬」為漢族的民間說法,正式名稱是「米茲粑」,而阿美族稱為「杜侖」,之後融合「日本大福(mochi)」的做法後統稱為「麻糬」。

1.jpg 

▲    灑上花生粉的傳統麻糬

甜不辣

甜不辣吃起來雖然不辣,但是也不甜阿,為什麼叫「甜不辣」呢?甜不辣最早起源於葡萄牙,葡語發音為:Tempura,字義是「快一點」,葡萄牙人於基督節日-大齋期(復活節六個半星期以前),在這段時間內禁止吃「肉」於是他們將魚漿簡便的做成甜不辣來食用。16世紀後經由傳教士傳入日本,在日本甜不辣稱為「天婦羅」,日語發音為:tenpura而傳至台灣十取自發音,所以稱為甜不辣了。

2.jpg 

▲    甜不辣加上米糕、白蘿蔔等是最夯的吃法之ㄧ

狀元糕

麻糬與甜不辣的名子是由「音譯」來命名的,而「狀元糕」是因為它的外型很像古代考上榜首時皇上所受冕的「狀元帽」,因此有了這個名子。相傳狀元糕也與一位狀元有關,古代有位書生,赴京趕考途中,身上的錢都花完了,於是他將芝麻粉、花生粉等原料倒入簡單製成的小木桶裡,用小火烤熟做成小糕點來賣,賺取旅費,後來這位書生如願考上狀元,因此大家都把這種糕點稱為「狀元糕」

3.jpg 

▲    外型因為像狀元帽因而命名為狀元糕

小朋友們,台灣的小吃不但好吃還有其特殊、有趣的典故,下次逛夜市時,吃到這些小吃的同時也向家人或朋友介紹它的由來吧。

 

感謝已下網頁提供相關圖片

1031.travel-web.com.tw/Show/Style3/News/c1_Ne...

0980333327.travel-web.com.tw/

http://www.i-part.com.tw/diary/diary_viewpage.php?o=1319663&d=4989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e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